企业行政处罚一般分几种情形?
企业行政处罚一般分几种情形?企业行政处罚修复涉及一般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不同的失信行为在修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征信怎么修复具体要看企业的失信轻重程度,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项,提高修复成功率。
1.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需要主动参加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和提交信用报告,并满足最短公示期六个月后,可申请修复。
2.涉及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最短公示期为三个月,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最短公示期为六个月,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为三年,未满公示期不予修复。
3.修复过程中是否超过最长公示期,需要根据行政处罚决立书中决立的公示期来判断。如果行政处罚决立书中未标明公示期,则按照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最长公示期一年,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最长公示期计算。企业行政处罚修复前,需要查询企业具体的情况,包括经营风险,司法风险,经营状况等等,将企业的信息了解得越详细,在修复中更能掌握整体情况。
行政处罚会被记入企业的信用信息,可能会影响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根据《信用修复办法》及信用中国的有关规定:一般行政处罚:公示期满3个月即可申请修复;严重行政处罚:公示期满6个月即可以申请修复;涉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领域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满1年即可申请修复。但是考虑到部分企业涉及重大工程或重大民生,在我国宽信用政策的支持下,信用中国上或者执法局官网上,公示期内或未满公示期的行政处罚记录也可以消除或信用修复,只是消除所需手续和流程较为复杂。